華為3000W高校模塊--------LLC串聯(lián)電感
http://www.15119.cn/bbs/classic/
我問問一下,這個所謂98%的效率是不是滿載測的,通常半載電流一半平方就是四分之一了,這樣的效率高了,必須滿載測試才是對的,其實,我的確實達到98%的效率,那么,自冷的,我的電路土方的手工的,效率不會因為你走線與精細,漂亮的結構效率就提高了,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,難度蔬菜白白胖胖的太好了,其實,對蔬菜可是有毒的,被蟲子咬的才是綠色蔬菜。
就是說,效率,決定效率的因素是什么,即技術的先進性,如LLC多諧振的就沒有準諧振的高,全諧振的更高,我國還在三代技術,有四代技術與五代技術,就比三代技術牛了,即效率更高了,從一代技術到五代技術的效率就是步步升,即一代更比一代高了。
還有,效果高,成本多少,通常效率高的成本高,必須一個性價比對比了,無橋整流成本太高了,沒有實用性的,所以,片面的效率其實誤導人了,絕對的規(guī)律就是代數多少的差別了,通常效率高的成本高,如果高效率成本低了才有用的,因為,商業(yè)化最講性價比了,高 效率成本高了就沒有實用的價值了,是不是這樣,所以,必須科學全面與技術的角度上看問題了,我的效率高了成本低了,在我的帖子里就可以充分的看到了,我效率高成本低才有用的,真正的技術就在這里了。
你知道交錯的作用是什么嗎,相位45度角,如果三相電是60度通常也說成120度,一樣的,SIN60=0,866,,SIN45=0,707,即根號3與2 ,分母2,什么好處就是電容嚧波的電流減小了,唯一作用就是在這里了,電容電流減小了70%了,所以效率高了一些了,就是這么回事的。其實,損耗本身不是很大,可以多個電容并聯(lián)減小內阻的損耗就減小了,這樣交錯是可以,但是,成本提高了,要兩個開關管兩個電感兩個二極管了,劃算的還是一個的成本低了,所以,這個也是歪招,一些人不大懂技術神仙一樣,這個不是什么高技術,是改進,但作用不大,從性價比來說推高成本了,經濟的就是3個電容并聯(lián),因為,電解電容往往發(fā)熱嚴重,所以,交錯就是減小了這個發(fā)熱損耗了,可以延長壽命了。我認為,可以用無極性電容的內阻小,直接嚧波拉一點走線電感或者磁珠,然后在大容量的電解電容,這樣可以減小損耗,否則,兩組成本太高了,增加一點成本還是低了一些了吧,明白了就甚至是恍然大悟了,就這么簡單就這么回事了,
要知道LLC多諧振的電容的電流實在太大了,尤其低電壓大電流,導致電容電流不均勻,那么,采用三相位1-0,866的電流小多了嗎,否則,就非常困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