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路過的大哥,幫忙看個電路,如上圖的比較器電路,應該是一個滯回比較器電路對嗎? 在逆變器和開關電源中保護電路十分常見,比如欠壓、過壓、過流保護等等。滯回比較器能夠保證保護不出現臨界點打嗝現象,但是小弟不是很懂這么計算,尤其是二極管4148和R3加入之后,要怎么樣計算R1/R2兩個電阻實現自己期望的滯回閾值呢?
第二點疑問就是輸出的上拉R4和R5對滯回的閾值有影響嗎?
謝謝了,不甚感激...
這個計算不光是R1 R2,主要是R3的值。
其實這個電壓值初略地算(不算D3和比較器內部的三極管壓降),具有初中物理水平就應該能算出。
首先,你要搞清楚遲滯比較的原理:輸入端有個電阻與輸出端,當在某一個穩(wěn)定點時,這個電阻可能不起作用(其實沒有D3也行,只是值要重新計算)一旦輸出端出現了電平轉換,此電阻就相當于在該輸入口多并了個電阻。以你的圖為例,因為有D3的存在,比較輸出高電平時,R3是沒有回路的。Vin電壓經過R1 R2分壓后到同相輸入端與2.5V的反相端比較,在電壓高于2.5V*(5.1K+2K)/2K=8.875V時,比較是輸出高電平的。當此電壓下降到8.875以下時,比較器翻轉,輸出低電平,此時同相輸入端的電壓,多了一路分壓到地。就是經過R3,D3,比較器輸出的三極管PN結。這樣,它的電位會更低,所以,Vin電壓就算剛大于8.875V,這里的電壓也沒有2.5V,可能要高于8.875V一些才能讓比較器再輸出高電平,具體的值我也不會算(畢竟2個PN結的壓降,相對于2.5V來說已經很高了)如果不算PK結,則此時要有2.5V*{5.1K+[(2K*100K)/(2K+100K)]}/[(2K*100K)/(2K+100K)]約9V的電壓才會讓比較器輸出高電平。
顯然,這個R3是不合理的。實際中,D3是最好不要的。因為這樣有幾個好處,1是R5可免了。2是窗口電壓會更大。當然,此時的電壓要重新計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