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KW充电模块系统设计

1. ​设计需求分析

->​功率等级:30kW,适用于充电桩内部电源模块。

->​输入电压:三相230V AC,频率50Hz。

->​输出参数:电压500~750V可调,电流0~40A可调。

->​PFC整流要求:具备高功率因素(PF>99%)。

->​低成本:开关管选用普通MOS管。

2. ​拓扑结构选择

VIENNA_Ⅱ+Y型LLC:常见的三相PFC拓扑有VIENNA_I和VIENNA_Ⅱ,VIENNA_I需要的开关管个数要比VIENNA_II多12个二极管,出于成本和拓扑的简易特性,我们选用VIENNA_Ⅱ拓扑作为升压升压整流电路;  普通的MOS管额定电压为650V,前级PFC整流输出电压高达800V,考虑到DC模块输出电压为750V40A,LLC选用上下半母线对称Y型LLC,LLC管子承受电压为母线总电压的一半,同时对称△型LLC后级输出串联能够降低输出电容成本和压缩空间提高功率密度。

 3. ​控制策略

  • PWM调制:采用正弦脉宽调制(SPWM)生成高质量的正弦波。
  • 锁相环(PLL):实现与电网的同步,确保输出频率和相位与电网一致。
  • DQ控制:利用坐标变换,将三相交流量变换成DQ变量,实现有功无功的精准控制。
  • LLC双环竞争控制:电池电压和电流环竞争控制,确保充电模块输出安全可靠。

 4. ​PFC整流实现

A ->PFC拓扑选择

常见的三相PFC拓扑有VIENNA_I和VIENNA_Ⅱ,考虑成本和拓扑走线布局原因选用VIENNA_Ⅱ,MOS管规格选用650V40mΩ,二极管规格选用600V60A。

B->PFC控制实现

      使用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PLL(dq-PLL)对市电相位进行跟踪,实现市电相位的实时跟踪确保整流高PF值。PFC控制采用DQ坐标变换,将三相电压电流交流量变换成DQ直流量,然后对DQ直流量进行PI控制,最后将DQ控制的输出进行逆变换,生成三相SPWM;

B1.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PLL(dq-PLL),算法流程图如下:

dq-PLL算法如下:

使用PSIM仿真软件搭建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PLL如下:

仿真波形:

B2.PFC控制算法

PFC控制采用DQ坐标变换,将三相电压电流交流量变换成DQ直流量,然后对DQ直流量进行PI控制,最后将DQ控制的输出进行逆变换,生成三相SPWM;

PFC闭环系统如下:

仿真结果如下:

 5.  DCDC控制实现

A ->LLC拓扑选择

    输出750V40A这个规格的LLC,选用全桥LLC单个管子无法做到这么大电流输出,管子并联系统可靠性降低;选用Y型LLC共有三个桥臂分摊电流,降低热应力,提升可靠性;同样开关频率下Y型LLC与全桥LLC,Y型LLC输出电流要高1倍多,磁芯利用率更高;输出等效频率Y型LLC是全桥LLC的3倍,需要的滤波电容更少;另外输出电压高达750V,电压越高电解电容的体积跟成本就越高,考虑到前级VIENNA_Ⅱ整流输出是有正负母线,后级DCDC整体方案选用上下母线各有一路Y型LLC,后级LLC整流后再进行串联输出,这样LLC后级输出的电压只有总输出电压的一半,可以提升整理电源系统的功率密度以及成本优势。

Y型LLC 和全桥LLC电流传输示意图:

 B->Y型LLC驱动实现

   Y型LLC三相驱动互相错开120度,为了实现驱动初始角度的移相,在LLC驱动模块上面增加一个初始角度输入引脚,如下图:

C->LLC控制策略

为了保证充电模块输出安全可靠,采用了电压和电流双环竞争的控制策略,控制框架如下:

使用PSIM仿真软件搭建LLC控制系统如下如下:

仿真波形:设定继电器0.2S切换负载,电流环跟电压环之间切换顺畅。

6.  充电模块系统仿真

前面已经实现了PFC闭环系统和Y型LLC闭环系统,将PFC系统的直流输出接到LLC的直流输入,整个充电模块系统功能即可实现;仿真系统如下:

设置输出500V跳变到750V仿真波形如下:

 7.  系统总结

      上文通过对充电模块需求分析,选择了最适合的PFC和DCDC拓扑方案,通过仿真验证了PFC闭环控制系统、对称Y型LLC闭环控制系统,最后将PFC和LLC结合搭建了充电模块的系统仿真,并通过仿真波形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。

声明: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电子星球立场。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授权事宜与稿件投诉,请联系:editor@netbroad.com
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,别忘了一键三连哦!
赞 2
收藏 5
关注 59
成为作者 赚取收益
全部留言
0/200
成为第一个和作者交流的人吧